雲水小參-萬金川教授憶述學思歷程與展望
「在即將告別四十五年教學生涯之際,分享來時路裡,還值得彎下腰撿拾的東西。」應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研究生學會「雲水小參」講座之邀,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暨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萬金川老師於2021年10月26日雲水軒,分享學習經歷。
萬老師表示,在師範大學中文系培養了治學方法與態度,對往後學術發展有深刻影響。當時建立早讀習慣,定立每週讀五百頁目標,常到台大、淡大上課,也常參與讀書會,「一人讀書,碰到問題就讀不下去;讀書會可截長補短,集眾人之力一章章征服之。」
畢業後任教中學日間部三年;一秉初心,再繼續念研究所四年,同時任教中學夜間部。一天,對讀《中觀論頌》梵翻英譯本及漢譯本,驚見其間落差而激發研究興趣,跟著葉阿月老師泡在梵文兩年,「你不翻爛一本辭典,學不好一種語文。」並以「龍樹的語言觀念」為題,完成此地第一批用梵文材料的佛學論文。
之後到銘傳商專(今銘傳大學)教國文十三年,也在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中華佛學研究所(今法鼓文理學院)教梵文文獻導讀。抱持遠離都市生活的嚮往,在友人介紹下又到嘉義南華管理學院(今南華大學)任教五年,開啟與佛光山的緣分。期間也到香光尼眾佛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任教。為了解決梵文的語言與思想上的困難,並也學了藏文。
隨後到中央大學中文系任教十五年。關注漢譯佛教文學,對於中國與印度不同的說故事方式深感興趣,「《左傳》、《史記》主要描寫外在言語行為,而印度佛典常講出人的內在想法,影響中國有《紅樓夢》這類描繪心靈世界的偉大小說出現。」此外也為漢、梵、藏文對讀的「佛經語言學」開了風氣。
回想多年來遊走在中文、哲學、文獻學三個領域,深覺彼此密不可分,「教學生涯與研究方向有很大轉折,但研究方法、研究問題並無多大差別。」佛教就是跨學科的領域,慨嘆今日有許多「學術部落主義」現象。觀之西方的佛教研究分兩種取徑:一是文本研究,並以考古出土文物為參照,可說是研究「死的佛教」;一是以人類學、社會學方法研究當代「活的佛教」。
最後,來到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學重點擺在漢傳佛教及佛經翻譯問題。哈佛、史丹佛大學沒有佛教學系,但學科整合性強,從事佛教歷史研究者可以到歷史系受相關訓練;省思佛教學系雖座落於綜合大學,其教學處境卻難與國外相提並論。
「當我可以講中國佛教史的時候,卻是我要退休離開講台的時候了。」萬老師最後坦露心願,希望學生能彌補這個缺憾。「教書的,當自己沒有希望的時候,就把希望寄託給下一代,希望你們有朝一日能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