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依112学年,云水书院学年学习主题:「分享:美好的传递、实践与共享」。由周鸿腾老师带领学生,在知识与实践面向上,认识及亲身接触自然环境,启发学生在佛教与现代食农教育、环境教育之连结、实作及其反思。 活动流程与内容:
一、室内解说-海净楼1楼的教室,30分钟解说。二、户外实作-上滴水坊后方的善耕园,90分钟种菜苗。
同学一:
透过实际的现场实行可让大众真正地接触大自然, 并透过活动让大众对于种植有基本概念与亲身经历。
亲自实作中感受土地、植物、方法、器物间的相互关系与重要。就如同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选择的人生方向一样,透过学习获得成长的养分也透过生命中的种种经历成为自己茁壮的资粮。
如同佛法与我自身的关系。教育与学生的关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方向代表价值观得确定,而学校的教育对于学生如同是良好的养分灌溉。所以教育方针是何等的重要,因为影响着培育出的种子、树木。
自身体认学习的重要性与选择何种养分灌溉的重要性,持续学习是最重要的。树木即便是长成了但一样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种种,所以仍旧是需要好的养分来浇灌培育。如同我们的人生所受到的种种,好的养分成为我们的助力,而不好的养分将成为我们的助力或阻力就要靠我们自身的智慧来面对,所以不断地学习是我们唯一的道路。
同学二:
首先,想要谢谢老师这么用心给我们分享这堂课,在老师讲解的时候我很同意的一个观点是「从生态环保到心灵环保」。心灵环保跟生态环保我觉得是要互相的, 从外在的环境打倒我们心灵的昇华, 从心灵的昇华又要回馈到大自然里面来实践。 我个人觉得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另外我还想到「农禅思想」应该可以解释成动和静的关联,就像生态环保和心灵环保的关联一样。但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对心灵这部分讲的比较少,我个人觉得这点也是相当重要的。种菜、怎么种菜当然是很重要,但是重点我们要用怎么样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在种菜中学习专注,置心一处。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生态是一个非常棒的生态,大家一起共存,互相尊重,包含植物和动物我们都是和谐共存的。上面我也讲过「农与禅」都是互相的,只要互相尊重应该都没有问题,只要是早晨或是傍晚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多动物跑出来找食物,我个人觉得他们也是需要食物才会跑出来的,加上是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安全得安全的环境才会跑出的,这应该也是一种维护生态的最好证明。
可以用木头的棍子简单的把菜园围起来,这样其他动物应该不会进来吃了,但是如果他们还是进来吃的话,我们的菜园可以选别的地方或是就给它们吃吧,也是一种布施吧!
同学三:
以中国禅宗的农禅思想,来此地接受学习的我们能够借由环境的感同身受,体验禅宗大师们耕农生活之时,亦可另我们更加注重于修持实践的「实践」部分。
看着幼苗入土的那一刻,我在想他能不能顺利生长起来呢?它在每一刻成长,想必都会经历风吹日晒,这不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总会有各种磨难找上门,但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替自己做决定,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课程对于我的意义比起感受部分,更多的应该是佛教的实践与应用部分。讲到佛教,一般大众想的应该都是山林苦修,但在这一点上,佛光山便做的很不一样,从办教育、唱歌一路做到现在的AI科技时代,佛光山也没有落后,就如我去年曾在佛光山玩过VR。 我想表达的是,理论很重要,但如果没有输出,便真的只是理论,可能也就仅只于个人。这次的讲座不只是一场种田的讲座,更是一场教大家如何将佛学理论应用于文化背景结合环境(美感体验)的输出式方法教育。
同学四:
参加了今天的种菜,我深深感受到了禅修思想与种植活动的结合。这次体验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种植蔬菜,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处处皆有佛法的道理。
在种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将心思投入到每一株植物的生长之中。这种专注和细心让我想起了禅修中的观照和静心。通过观察土壤的状态、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不仅学到了如何种植健康的蔬菜,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如何将这种观察和专注带入到日常生活中。
除此之外,这次体验也让我意识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我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智慧和生命的奇妙。这种感受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每一个瞬间。
总的来说,这次种菜体验让我获益良多。我不仅学会了种植蔬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了尊重生命、感恩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处处皆有佛法的深刻道理。这将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次体验,我会将其中的智慧应用于我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