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刘千美教授主讲「山水、美感与修行」

  美是否能助成修行与解脱?还是构成某种耽溺与障碍?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111学年度「文本、行动与疗癒:佛教经典与行门教育的阅读与诠释」研究计画礼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刘千美名誉教授,于202338日莅临佛教学院主讲「山水、美感与修行」。计画总主持人暨佛光大学佛教学院院长@郭朝顺教授引言,约70名师生聆听。
    刘老师首先引出CrutzenStoermer仿地质时代而命名的人类世(Anthropocene),该词意指人类对世界的入侵与改变所形成的世代,这个概念在后来广泛受到重视,影响了近廿年来文化、科学、政治乃至科学与人文跨学科议题的讨论与反省。
  「若从人类中心主义来看世界,慧远笔下的山水(landscape)是否就消失了?」于是提出「人类世转向时代」下,山水不再只是被观看者,而是借之以批判人类在大地留下的创伤;此外,卓越的科技也让前所未见的星空深海跃入世间舞台,进一步带出山水与修行之思考。
  接着从三面谈「修行」:一、修身看似是对人的禁闭,也可看作是开启另一通向真实的道路;二、欲望分为能欲、所欲、可欲,众生困在「所欲」之中不得摆脱,但就是从这里明白「欲望」也可指生命最原始的能量,它会随着时空变迁而改变;三、救赎是从「所欲」中脱身,这过程非一蹴可几,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发展所就。
  「救赎就是美感经验的实现。」刘老师强调,美感不是从某种美丽形式产生的愉悦经验,美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人事物间的关系不断向上提升、与终极关怀产生关联之体会,使人走出固有的存在情境之限定而别有所悟。
  因而美有弔诡性,总是发生在自我毁灭的边缘,如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人容易陷入自以为的美,而真正的美是从毁灭自我后重建的价值。就如凡高的画,美感经验处在模稜两可的恐怖之中;如宗教之美,在有限世界里呈现神圣世界,震慑人而令其提升,「当观音圣像变成救苦救难的形象时,神圣并未远离,而是回到日常」。
  最后,刘老师带领品读慧远《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指出其所描述的山水并未有对应的实景,而是要去人类中心主义去读万物,寓指修行。
  慧远笔下呈现其登游的过程都无所见,「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彰显美感经验不是从捕捉特定景物而得,而是与万化冥合的境界。美感不可以语言名状,「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美感伴随愉悦,但不求之,「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因此修行当是愉悦的。
  在隐退的山水间悟道,方有与万物自然相遇得到的美;反之,若流连忘返于景物形象,便是「九江如带,邱阜成桎」,都成了枷锁。
  慧远将他所见的山水付诸书写,是为令后人应深悟远。该《诗序》道出「矫首登云阙,眇若临太清」、「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之意,万物如虚空,无所执才能增进修行。
  最后,郭老师以《华严经》一微尘出大千经卷的意象回应道,体会万物的过程即是修行。修行也非一人之事;佛教常言道的「普度众生」,看似实际难为,但若把自己放在与整体缘起相连的视野中,就会明白自己的修行与万物息息相关。
  席间,佛光大学佛教学系曾稚棉助理教授、林欣仪助理教授等师生与刘老师交流。

这是一张图片 

这是一张图片

这是一张图片

这是一张图片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