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在想什麼?

佛教學系多元生涯就業實務見習計畫-藝術家在想什麼?

()活動目的(如:學生獲益程度之預期)
讓學生從多元的觀點認識藝術的領域,透過書院生活教育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藝文賞析及陶冶生活,讓學生從藝術文化的角度,連結佛教學術領域,在跨領域的結合應用之下,弘揚佛光山星雲大師推行的人間佛教之精神。

()活動內容
謝碧娥老師從藝術家杜象是點子王向同學介紹「反藝術」與老莊思想「天地有大美」的觀念相契合,並且說明立體主義同時呈現各種角度、拼貼與反透視。透過舉例畢卡索創作的亞維農姑娘作品為其經典,讓大家從照片賞析的過程中,加深對立體主義風格的概念化。
繪畫,不只是靜態的,繪畫可以展現音樂的律動。從蒙特里安的「布機鳥機」就像薩克斯風,在綠條中產生音樂效果。此外,還有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先有主義才有作品的未來派、融合未來派與達達主義的前衛主義以及由賽尚帶起的運用球體、立方體而開創的新局面。
隨機,捕捉「可能」的過程。使得本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相繼發生。機緣性繪畫,偶發性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超越框架!

參加同學回饋的反應皆十分正向,肯定此次講座邀請的講師與題目,建議日後加以舉辦多元的主題式講座。
1.請寫下本活動/課程你的學習收穫?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很多種看法。
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東西都可以當成一個藝術品。
了解「藝術是什麼」?從藝術家的作品裡去認識「藝術家在想什麼?」
杜象將「幽默」以各種方式融入自己的創作中。他展現出我們可以與畫作一起「小出軌」,用開放自由的心情去感受杜象嬉玩的反藝術、無藝術的智慧。
塞尚以印象主義出發,來解釋空見的描繪、運用色彩和造型。
立體主義的三個主要概念是:反透視、同時性與拼貼。
2.請寫下你對本活動/課程的感想及意見?
感謝佛光山,感謝師公及所有佛教學院的老師,為了我們的成長請了這麼多的講者。今天的演講裡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東西都可以當一個藝術品」。所以,我覺得我們的人生及生活很豐富的。我們只要打開眼睛接受吧!
藝術是在生活中,就像每一個創意都需要有一個傳統作為基底。而做學問、研究人間佛教甚至在弘揚佛法亦是如此。
認識到杜象為自己的作品命名,如「為什麼不打噴嚏」、「新娘甚至被光棍們扒光了衣服」及「噴泉(小便斗)」,真的很有佛法「去名相」的異曲同工之妙!
繪畫也可以跟音樂一樣,能表達自己的律動性。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